从前天开始,全国多地雾霾笼罩,污染由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扩散至沿海地区,给民众交通出行和健康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根据中央气象台专家分析,此次雾霾天气出现是由于冷空气势力弱,形成大雾天气后使空气中的污染物很难扩散,加重了空气污染,导致各地PM2.5“爆表”,未来数天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天气还将持续。
PM2.5是什么?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主要来自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及挥发性有机物等,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影响。PM2.5粗细还不到头发丝的三十分之一,能携带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通过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甚至融入到血液之中,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造成肺癌死亡率的增加,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 这些严重的PM2.5“爆表”情况,对民众身体伤害巨大。因为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并且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2010年北京、上海因PM2.5污染致死已经接近同期交通意外死亡人数的三倍。 科学研究显示,PM2.5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除此之外,工业气体排放和建筑工地扬尘,也是城市中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PM2.5可能导致哪些健康损害?
1.呼吸系统疾病 PM2.5微尘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等。
2.心血管疾病 进入血液的微尘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可能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
3.有害物质中毒 PM2.5微尘多含有有害气体以及重金属等有毒物质,这些物质溶解在血液中,会导致人体中毒。
4.致癌 流行病学的调查发现,城市大气颗粒物中的多环芳烃与居民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
5.婴儿发育缺陷 对接触高浓度PM2.5的孕妇的研究表明,高浓度的细颗粒物污染可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
怎么应对PM2.5爆表? 近几日雾霾天气严重,大家最关心的是如何应对PM2.5爆表,在污染严重的天气中保护好自己,下面我们将给出几个对策供大家参考: 有效措施: 对策一、宅在家里少出门 重度污染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的症状会明显加剧,健康人群也会普遍出现症状。减少出门是自我保护最有效的办法,尤其有心脑血管病、呼吸疾病以者及儿童老人。根据国际顶级流行病学期刊《美国流行病学》2012年发表的北大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员环境与健康中心研究员黄薇等人在西安市所做的PM2.5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在排除了年龄、性别、时间效应和气象因素等影响因素之后,当PM2.5浓度每增加103微克/立方米时,居民全部死因的超额死亡风险会增加2.29%,滞后时间在1-2天。心脑血管疾病增加的超额死亡风险更高,为3.08%。 对策二、注重养肺护肺 雾霾天气对肺部损伤巨大,如果不加以预防易诱发支气管、呼吸道及肺部疾病等,养肺护肺要高度重视。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家中常备一些清肺平喘、护肺养肺的清“霾”防“霾”药品,如修正药业肺宁颗粒等。 对策三、出门别骑车 千万别运动 骑车时需要吸入更大量空气,在这种天气下,空气是被严重污染的,骑车越快,吸入的化学成份越多。所以,这两天,实在要骑车出门的话,就不要着急,尽量避开车多的路段。 对策四、戴N95口罩 普通口罩对于2.5微米的空气颗粒基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要阻挡PM2.5需要医用N95口罩,其对0.3微米的颗粒能抵挡95%,在PM2.5爆表的天气也能起到一定效果。 要购买正规合格、与自己脸型大小匹配的N95口罩,取下后要等到里面干燥后对折起来以防呼吸的潮气让口罩滋生细菌。佩戴的时间不宜过长,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昏。 对策五、进门先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进入室内后就要将附着在我们身体上的霾及时清理掉,洗脸、漱口、清理鼻腔。 洗脸最好用温水,可以将附着在皮肤上的阴霾颗粒有效清洁干净;漱口的目的是清除附着在口腔的脏东西;最关键的是清理鼻腔。洗鼻方法: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反复几次,鼻腔的脏东西就全部清理干净了。值得注意的是,清理鼻腔时,一定要轻轻吸水,避免呛咳。家长在给儿童清理鼻腔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起效较慢: 对策六、房间里面种绿植 有报道称,种植绿色植物对应对空气污染有一定效果。可以在自家阳台、露台、室内多种植绿植,绿萝、万年青、虎皮兰等绿色冠叶类植物,因其叶片较大,吸附能力相对较强。 对策七、吃清肺食物 中医认为白色食物可以清肺,例如白萝卜、白菜、高丽菜、花椰菜、洋菇、白木耳、甘蔗,中药材有杏仁、山药、茯苓、白芝麻、百合、白芍等等。食疗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但是短期内效果不明显。 效果不明: 对策八、清肺概念茶 目前很多保健品打出清肺茶、PM2.5概念茶的噱头,但实际效果并无证据,市民如果需要,可用药食同源的中药自制饮品。 对策九、空气净化器 市面上80%的空气净化器都宣称以净化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为主,称对PM2.5有一定的吸附效果。如果使用,要注意勤换过滤芯,避免二次污染。 对策十、PM2.5概念空调 有专家表示空调开得越久,通过送风系统进入室内的细小颗粒越多。但目前有商家打出可以去除PM2.5的空调概念,但没有标准,效果尚无定论。
|